第五次反“围剿”是指1933年9月开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战役。
前四次反围剿作战
五次反围剿中,红军还是那支红军,只不过前三次反围剿作战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在教员手中,主张的是打游击战,遵循的是游击战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指挥权旁落,而中央红军在朱德和周恩来的带领下,依照教员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在红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失利的情况下重击国民党三个师。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而1934年,也就是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客观上是国民党派出了50万之众,且采取堡垒战和持久战的新战略。主观上是因为前几次指挥反“围剿”的毛泽东被排挤出了军事决策圈!1932年底由于叛徒出卖,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转移到苏区瑞金。但是,当时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早就不是朱毛了,而是早在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时上海党组织派去的项英。此人身份不简单,是当时共产国际钦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王明的代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项同志就迫不及待地召开会议批判毛泽东“农民意识”“经验主义”“游击主义”“富农路线”,也就是右倾机会主义。
1933年9月,蒋介石自认总司令,百万大军压境。毛泽东同志早已被排挤出核心决策圈,中共临时中央则直接领导了第五次反“围剿”。刚刚从大城市来的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无比信任的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这次,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达到了顶峰。
李德是个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在苏联上过初级军事院校,学的都是正规战理论。他给博古支的招,那就是要打阵地战,堡垒对阵地寸土必争。当时蒋介石身边碰巧也有个德国高级顾问,冯赛克特将军,曾经担任过德国国防部长,这位冯将军给蒋介石献的策略也是铁桶战术,步步为营,把红军包围起来,让红军无路可逃,最终被消耗殆尽。
战争中最忌讳的就是打对等之战,也最忌讳打透明之仗。本身弱小,就不能按照对方的模式打。时间、地点、兵力一览无余,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必败。
战争评价
此次反“围剿”,持续1年之久,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
党史上的今天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到会代表25人,代表全国15个地区团组织的5000多名团员。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团的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大会选出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施存统为团中央书记。